公眾
國際活動
標準及校正實驗所(SCL)代表中國香港成為根據米制公約成立的國際計量大會(CGPM)的附屬會員。
米制公約是一個外交條約,根據該條約,有關國家就測量單位、其實施方法及其他與世界計量體系有關的事宜達成正式協議。米制公約授權國際計量大會,國際計量委員會(CIPM)及國際計量局(BIPM)處理全球有關計量的事務,特別關注對計量標準量程和種類不斷增長的需求及對展示國際間量值一致的需求。國際計量委員會指導下的國際計量局是全球關於國際單位制(SI)定值,復現和傳遞的權威。
標準及校正實驗所是 "國際計量委員會互認協議" 的簽署成員。該協議由國際計量委員會草擬。國際計量委員會互認協議提供一個框架讓參與的簽署成員彼此承認對方測量標準的等效度和他們的校正及測量證書的有效性,以促進自由貿易和消除貿易技術壁壘。
標準及校正實驗所測量標準的等效度及其有關電學、時間及頻率、温度、長度、質量及相關量(包括力度)的校準和測量能力(CMCs)刊載於國際計量局的主要對比資料庫(KCDB)作為國際計量委員會互認協議的附件B及C,並獲國際認可。標準及校正實驗已獲授權使用國際計量委員會互認協議(CIPM MRA)標誌於該所簽發的校正證書。該等校正證書可獲國際認可。
標準及校正實驗所是亞太計量規劃組織(APMP)的會員和亞太計量規劃組織備忘協議(APMP MOU)的簽署成員。亞太計量規劃組織是一個區域性計量組織(RMO),負責協調亞太地區內有關發展測量標準的活動。亞太計量規劃組織與其他重要國際經濟和技術組織緊密合作,包括亞太經濟合作組織(APEC)及國際計量局。
標準及校正實驗所每年參加亞太計量規劃組織週年大會和以下亞太計量規劃組織技術委員會的工作:
- 電磁技術委員會(TCEM)
- 長度技術委員會(TCL)
- 質量及相關量技術委員會(TCM)
- 光學及輻射技術委員會(TCPR)
- 品質系統技術委員會(TCQS)
- 温度技術委員會(TCT)
- 時間及頻率技術委員會(TCTF)
- 聲學,超聲及振動委員會(TCAUV)
由於國際計量委員會互認協議的推行,上述技術委員會近年非常活躍。他們在以下方面扮演非常重要的角色:(1)統籌亞太計量規劃組織的測量標準相互比對;(2)評估區內及區外成員的校正及測量能力及其品質管理系統,使這些能刊載於國際計量委員會互認協議的技術附件B及C。
標準及校正實驗所是NCSL International (NCSLI)的正式會員。該組織是一個國際計量學組織,現有1500位會員,會員來自不同國家及經濟體系,他們均從事測量業務。